理士电池:上市完成三级跳
上市借力
“从优秀公司到卓越公司的转变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,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一个所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系统工程。”对于上市,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(下称“江苏理士”)总经理任永红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,面对记者,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。理士国际谋定港股上市,媒体、业界早有风闻,观者甚众。
在高科技企业繁荣蓬勃的广东,“理士”或许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特例,但它却又是值得格外关注的特例。除了企业本身因素,理士国际的“掌门人”董李为人在业界极富口碑,还担任着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的副会长,该会会员企业多达6000多家。这使得理士国际上市在粤港商界备受瞩目。
商会秘书长王理宗对董李在为人处事及市场掌控、管理能力等多方面极为称道。王李二人相识多年,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理宗表示,董李给他的印象是谦恭、正直、踏实、低调,眼界开阔。
理士国际另一个鲜明之处在于,这家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出口蓄电池制造商,据资料显示:“作为中国最大的铅酸蓄电池出口商,2009年理士国际全球市场份额为5.8%。”
据了解,11年间,理士国际从深圳一家普通电池生产工厂,到今天已成为在国内拥有5家制造工厂,共30多个下属机构的大型上市公司。现已在广东、江苏、安徽等省份投资建厂,主业包括电池、电源、工模及注塑等,国内员工超过7000人。
任何一次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,都会使制造企业具有倾覆的危险,只有具前瞻性地调整布局才能保障企业平稳推进。凭借在海外市场累积的丰富经验,理士国际逐步加大国内市场耕作力度。
外贸入行
1999年,董李在深圳南山区创办蓄电池制造工厂。过往10余年中,其在蓄电池制造领域步步为营、颇有斩获。营运初期,这家企业专注国际市场并获成功,并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铅酸蓄电池出口商。
当下,理士国际产品涉猎的领域之广,在国内的其他电池企业之中罕有,1500多种产品从储能电池到动力电池、启动电池,又有其他相关电子产品作为补充,涉及面广泛。
作为“理士路径”的见证者,接受采访,任永红表示须认真对待。为此,他匆匆褪下工作服特意换上西装。
“董事长一开始就将目光投向国外。他认为,质量、价格和交货构成了商品出口的最主要因素,他希望从外贸起步,做外贸检验公司产品的品质,之后再考虑国内需求市场。”
据介绍,“理士”刚刚成立时,国内理蓄电池生产制造企业凤毛麟角,为刚刚浮出水面的“理士”预留了较大的发展空间。彼时,美国电池行业已经十分成熟,理士产品艰难地渗入美国,再对接欧亚市场,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对于众望所归成为公众公司的理士国际而言,如何用“优秀的海外营销经验”在本土开疆辟地并且取得平衡,是首要面对的问题。
据了解,我国铅酸蓄电池制造厂家为1500家,最多的时候达3000家。群雄逐鹿,分食市场,在同一市场空间里,为了争取客户有时撞得人仰马翻,甚至头破血流。
产业的特殊性使然,无论业内业外都在关注蓄电池行业的洗牌进程。对此,《蓄电池》杂志主编杨凌接受记者采访时称,国内一线蓄电池品牌虽然竞争激烈,但在铅酸蓄电池制造和营销及保护环境领域各有所长,长袖善舞者不乏其数。她指出,目前最迫切的是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措施,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和创新力度,提高准入门槛,促进行业规范、有序发展。
当下,民间资本入注蓄电池制造领域趋之若鹜。在另一层面,对于蓄电池企业,许多地方政府都有“放水养鱼”的新能源政策,客观上助推该产业的空前扩张。
国内蓄电池市场需求量巨大是不争之实,理士更有理由加大国内生产线投入。截至2010年,包括江苏金湖工厂在内,理士已拥有46条生产线,安装总年产能约为5.1百万千伏安时。
虽说市场给力强劲,但理士国际“掌门人”董李也在数个场合表示:“资金和市场是两个很大的困惑和压力,我们最担心和最注重的不是资金和市场,而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