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公司新闻 >> 非凡蓄电池合作案例 >>“教”出来的铅酸电池大佬
详细内容

“教”出来的铅酸电池大佬

“教”出来的铅酸电池大佬

 

11月16日上午,理士国际在香港主板上市,这是十多年前公司董事长董李所不敢想象的,董李也从原来的“一穷二白”变成掌握数十亿元资产的“大佬”。这位国字脸、留着短发的陕西人显得精神抖擞,一打开话匣子就像机关枪一样停不下来,创业十多年,董李依然保留着西北人特有的耿直与豪爽。

创业:喜欢“教学”模式的老总

10余年前,毕业于西安一所工程科技类大学的董李,由于当时取得双学位,便一度留校教授英语课程,这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一份相当“安逸”的生活:一周只有一两天有课,但不用天天上班的日子让他有些“不安分”起来。

1994年,董李便开始涉及商业领域活动,这直接促成他后来的“离职下海”。1999年,董李在深圳创办理士奥电源技术有限公司。2000年,他便远赴美国设立销售办事处。

为给初创的公司筹资,董李与另外两个朋友一道共同投入200万元,两个朋友那边一共投入100万元,而他则东挪西借,想尽办法才筹到另外的100万元。他们在解决资金问题后,便在深圳租厂房、买设备,一切从头开始。董李告诉记者,其实在这之前,美国电池行业已经十分成熟,但国内上世纪90年代初才有第一家电池生产厂商,那时在国内成立电池企业还算比较新颖的了。

“反正当时一无所有”,董李对于人生的第一笔重大投资没有丝毫犹豫,他说,虽然现在回头想想,觉得当初从大学离职到借钱投资“有些后怕”,但“既然是看准了的事情,就不用过多考虑”。

可能是教师出身背景,董李喜欢给员工们“上课”,直到现在他还习惯以“教学”的模式来对公司进行管理。对于新来员工,他坚持让新员工写日报、周报,每周都和部门经理开会、进行培训,每个月用一首革命歌曲来鼓舞士气,“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的沟通,都是非常重要的”,董李如是说。

对于刚开始的创业者,董李的建言是“脚踏实地”。他说,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,许多人寻找捷径,其实最难的路就是正路,做事业是偷不了懒的,“学海无涯苦作舟”,做公司也是一样。

壮大:电池产品“出口”转“内销”

“当时,做内贸肯定是没市场的”,董李一开始就将目光投向国外。他认为,质量、价格和交货构成了商品出口的“金三角”要素,他希望从外贸起步,在做外贸的同时将公司产品的品质提上去,之后再考虑国内需求市场。


 

客服中心
联系方式
400-050-0502
- 客服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